类似表达的匮乏乃至失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着长期的积累过程。关键不在互联网,还是在人的学习能力
除了甩表情包,就是“呵呵”“嗯嗯”“绝绝子”,现在不少人说自己可能患上了“文字失语症”,表达万事万物都是简单的几个字、某个表情。近日,全国政协委员王灿龙就此建议完善大学语文课程制度建设。他认为,对于学生而言,最初的阅读和写作训练要全面系统、科学规范,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不能一开始就依赖互联网和手机等智能终端。
(相关资料图)
表达的困境,什么时候都是存在的,不独网络时代使然。“一名之立,旬月踟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寻觅到合适的语词、句子,对上事、对上景、对上情,确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在传统社会,这种寻寻觅觅、推推敲敲,不过是试图找到更合适的表达,与当下新世代秒甩表情包、流行梗还是有些差异的。不屑说话也罢,失语也好,总归是一种表达上的匮乏。
还记得疫情初起时,日本向中国捐赠的物资包装上“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诗句让人惊艳,然而,一些网友接下来的跟帖却满屏都是“赞”“加油”还有“奥利给”……语词的匮乏、表达的简陋,让人顿觉无奈。说来这还算是积极的、正向的,等而下之,弥漫于网上海量的污言秽语,就更不足论了。
类似表达的匮乏乃至失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着长期的积累过程。现在很多人把矛头指向网络,认为是发达的网络传播弱化了语言表达。这样的归因当然有一定道理,毕竟,如今的互联网已经深度楔入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你很难逃避网言网语的影响。一个梗出来,一个新词发明,很快就风靡一时,甚至有人以不知为耻。
然而,这样的归因未免简单化了。互联网赋予人的,并非仅仅是表达方式,还有丰富的信息,以及思考辨别的可能,我们不能一边享用着丰富、及时的信息服务,一边却在指责网络让我们变得脑子更懒、嘴头更笨。即便有所谓“匮乏”,也应该是思想而非语言的匮乏。关键不在互联网,还是在人的学习能力。
或许,我们中间的很多人,本来就缺乏阅读的习惯,也缺乏表达的训练,“失语”是常见的事儿。只不过,如今发达的社交媒体放大了这个缺点而已。其实,互联网就是一种介质,本身并不会让你变好或变坏。问题的关键仍在于我们如何在网络时代安顿身心、滋养精神。有了便利的网络,应该让我们更轻松获得需要的知识,从而提高思考的层级、加密思考的拼读、完善思考的效果,而不是相反,任何偷懒、因袭都只能造就干枯的躯壳、无趣的灵魂乃至乏味的表达。
特别是,互联网的可查询、多连接,也会让人在现实中获得更多收益。以往的实地走访可能需要各种采风,但有了互联网的助力,则可网上网下连成一片,“腹有诗书”就会变得越来越轻松,在这样的语境下,表达其实不困难。当然,做到这些的前提是要能够拥抱自然、拥抱书籍,并与网络两相印证,自然杂花生树。
近年来,逐渐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好像一出点啥事就自然而然地去责怪网络,这种思路并不足取。科技改变世界,也改变了人。作为具有主体意识、自由意志的人,应该充分利用新的技术发展完善人自身,而不是采取一种抱怨乃至拒斥的态度。说实话,这也是一种偷懒。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龙之朱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关键词:
网站运营:财经头条
财经头条 版权所有©1997-2016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18864号-11
联系我们: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