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亅”,这个字你认识吗?它读“zhi(一声)”,是一个姓氏。现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北苑街道芝尔庄中的“芝”原字即“贝亅”,因“贝亅”无法用电脑输入,最终用同音字“芝”替代。近日上线的全国首个“生僻字征集”小程序显示,该生僻字至今未被编码。
“生僻字征集”小程序由腾讯联合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光明日报全媒体、国家金融标准化研究院,以及汉仪字库、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发布,专门面向大众征集无法输入的生僻字。
长江日报记者打开小程序,进入“生僻字广场”看到,页面上显示着近300个生僻字,其中就包括近日引发热议的“nia(四声)”字。这个罕见的姓氏上半部分是少了一横的“鸟”,下半部分是“甲”,因当前电脑系统无法识别,氏族里近700人不得不妥协,改姓为“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者还发现,这些由网友提交的生僻字有些“已编码”,有些“已被赋码”,还有不少是和“zhi(一声)”“nia(四声)”一样,显示“未编码”。
如上面这个字,左边是一个“米”,右边是一个“叉”,读“cha(三声)”。提交该生僻字的网友称,“米叉”子是辽宁省丹东市著名小吃,为玉米面发酵后做出的面食,风味独特,但该字因无法通过输入法打出来,使这款小吃推广的时候特别麻烦,希望能被收录。
同样未被编码的还有“zhong(四声)”,左边一个“土”,右边一个“众”,释义显示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浪川乡有该村。
上面一个“不”,下面一个“贵”,这个字你认识吗?它读“ping(四声)”,意为便宜,是一个潮汕的方言字,至今未被编码。
汉字是表意文字,与键盘没有任何对应关系,如果想要在电脑上打出某个字,需要赋予每个汉字独特的编码,并对字、形和编码三者建立对照表。如果某个汉字有形无码,或者编码不被某个系统支持,就会出现打不出来的情况。
据统计,全国约6000万人名中含有生僻字,这些生僻字因无法在数字设备中顺畅输入与显示,造成社保公积金开户难、去医院无法正常挂号等诸多公共生活的障碍。
光明日刊文称,汉字数量庞大,数字化改造难度高、周期长,需要多方共同参与。从统一标准的制定,到对汉字的考证和赋码、字体字形设计,再到输入法及操作系统等软硬件厂商适配,打通“汉字数字化”的整个链路,那些无法输入显示的生僻字才能获得“数字通行证”,真正在数字世界“活”过来。
据了解,“生僻字征集”小程序征集到的生僻字,经过专业考证、审查、赋码后,有望顺畅地输入显示。
2022年7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新版《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强制性标准(GB18030-2022),新增1.7万余个生僻字,覆盖我国绝大部分人名、地名以及文献、科技等专业领域生僻用字。这个标准将于今年8月1日正式实施,从当日起,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的产品与系统都必须支持标准内87887个汉字。
(长江日报记者李玉莹)
【编辑:张靖】
关键词:
网站运营:财经头条
财经头条 版权所有©1997-2016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18864号-11
联系我们: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