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值超30亿元!重庆市沙坪坝区打造环大学创新生态圈

一台设备加上一条光缆,可以检测到130公里内、直径20米范围内的微米级形变,为储油罐、精密仪器等运行提供实时监测和预警——这项“光纤多维智能感知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在重庆、山东等地已得到应用。

近日,自主研发出这项技术的重庆大学朱涛团队获得5600万元的风险投资,成为目前重庆大学技术权益让渡转化金额最大的一个项目,也成为沙坪坝区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大金额项目之一。

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是沙坪坝区打造“创新驱动示范区”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该区内已形成环重庆大学、环重庆师范大学、环电子职院—建筑职院等4个创新生态圈,建成创新平台62个,入驻项目团队1455个,2021年实现年产值超过30亿元。

帮助“创想”变成产品

重庆植恩转化医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细胞制备中心(以下简称“制备中心”),位于金沙星座·科创园一座青砖小楼里。蓝白配色的无菌车间扩增分析室内,身着无菌服的工作人员,正对细胞样本进行分析检测。制备中心今年3月建成投用,主要围绕临床级细胞药物制备、药物受试者基本健康情况、肿瘤耐药基因等进行分析,开展细胞治疗检测和质量控制,为研发生物制药的团队提供孵化平台及公共服务。

为何选择落户此地?制备中心技术总监李正成表示,与传统化学药物相比,细胞药物对细胞稳定性等要求较高。金沙星座·科创园距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西南医院等主要合作方距离近,能满足细胞药物及送检样本存储的质控需求;同时,制备中心越靠近科研团队,得到的创新辐射越强,沟通成本等也越低。

“沙坪坝区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发展态势。”李正成说。目前已有多个创新团队在此进行细胞制备、检测等,让更多头脑中的“创想”变成实在的创新成果,继而推动成果形成产业落地。

高校是科创的重要动力源之一。沙坪坝区集聚了16所高校,科创资源丰富。为此,沙坪坝区以建好环大学创新生态圈为抓手,构建起“政府扶持+学校支持+企业运营”的市场化机制,帮助高校科研团队实现从“创想”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目前,已建和在建的环大学创新生态圈有4个,通过推进楼宇升级,盘活老厂房、老空间、老街巷,集约场地73万平方米。

巧借优势学科 助力尖端产业

西太深海量子科技(重庆)公司展厅,展示着刚刚研发出的加密POS机。

站在展示厅,可以鸟瞰到重庆师范大学绿树环绕的运动场。原来,为充分利用重庆师范大学主体搬迁后,东部校区富裕的教学楼,沙坪坝区与学校合作,引入社会资本将部分教学楼改造成拾光格产业创新港,着力发展数字经济。

西太深海执行董事、常务副总经理杜俊辰介绍,这款产品与我国着力发展的大数据产业相吻合,落户此地,可巧借重庆师范大学相关科研实力,发展更具“钱景”的创新产品。

在推动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中,沙坪坝区坚持“与产业发展同向”,结合区域产业需求和高校学科特点,建设各具特色的创新产业集聚空间。目前,沙坪坝区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已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集聚研发机构13家。

深化生态圈建设,储备创新原动力

近日,入驻重庆金沙产业研究院的重庆知微公共安全设备有限公司获得2000万元投资,其产品投产后,预计3年内产值可达5亿元。

“能快速地实现成果转化,得益于沙坪坝区与重庆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提供的系列贴心服务!”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专业服务机构,沙坪坝区与重庆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不仅帮助公司申报国家级科技奖项,还积极联系进行场景应用研究,并寻找合适的创投企业实现成果转化,加快了成果转化的进程。

沙坪坝区通过市场化手段积极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与企业转型升级,加速创新成果就地转化。目前,该区已建立专业服务机构5家,组建总规模7.5亿元的创投基金5支,举办双创活动300多场,高效促进校地科技创新等资源优势落地变现。

下一步,沙坪坝区将持续深化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加快推动共建五云实验室和沙磁古道、金沙科创园、先锋智慧创新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落地投产,着力构建成果转化链条,通过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助推我市加快建设具有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罗芸)

关键词:

环大学创新生态圈 重庆市沙坪坝区 创新驱动示范区 助力尖端产业
2022-07-13 10:47:29         来源:重庆日报     编辑:bj001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网站运营:财经头条

财经头条 版权所有©1997-2016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18864号-11
联系我们:291 32 36@qq.com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