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裕镇一望无垠的“橘海”。
成资渝高速中和枢纽互通。
(资料图片)
2022年6月,南津镇老鸦山村,村民实施农机作业。
大雁回归生态雁江。
老君镇乡村田成垄、地成行。
桃屋(四川)食品有限公司榨菜晾晒现场。
宝莲酒厂。
保和镇晏家坝村乡村公园一景。
2022年9月,丹山镇楠木村村民在田间劳作。
冬日暖阳下,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崇兴村的田间地头,30余名村民撒肥、打窝、播种、覆土,一派繁忙景象。眼下正是种植冬小麦的最佳时期,村民张德英刚播完一行小麦种,顾不得擦掉额头的汗珠,又弯腰继续播种。“赶上了好时候,种粮越来越有盼头。”
几十公里外,雁江区中和镇明月村党群服务中心外的空地上,村民李扬芳和伙伴们开心地跳起广场舞。“家门口就可以上班,挣钱顾家两不误,老人看病、小孩上学都方便,生活真的很安逸。”
田畴沃野尽丰景,乡村气象新,农民日子美,一个个发生在雁江区乡村里的小故事,汇聚成当地书写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的生动注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近年来,雁江区把稳步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重要任务,农业农村现代化阔步前行,广袤乡村处处呈现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生产绿起来,质量提起来,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我们培育了新品种,还成立了合作社,砂糖橘能卖到3元到4元一斤。”金秋十月,丰裕镇同意村村民罗泽与同伴一起采摘柑橘,远远望去,漫山遍野的果树上,密密麻麻挂满了柑橘,来往运输的卡车穿梭不停。谈到刚承包果园时的情况,罗泽感慨说:“那时候果子个头小,买家也不多,最低时每斤只能卖几毛钱。”
近年来,雁江区持续打造“雁江蜜柑”品牌,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也让当地逐渐成为长江中上游地区最大的早熟蜜柑产销基地,获得“中国早熟蜜柑之乡”的美誉。
“雁江蜜柑”只是一个缩影,雁江各部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品种更丰富,品质持续提升,满足了人民群众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需求升级。
——基础设施强起来,公共服务优起来,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沿着同意村一路向北,一个小时的车程,就来到保和镇晏家坝村,这里白墙灰瓦、绿树红花、低檐窄巷,一步一景。
谈到现在的乡村生活,晏家坝村党总支书记查玉春满脸笑容:“以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10年间,晏家坝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交通四通八达,村内还有文创小院、乡创学校、民宿酒店等。借助良好的基础设施,该村打造了晏家坝村特色乡村旅游品牌,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荣获“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第二批天府旅游名村”等称号,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不足800元增长到现在的2.6万元。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近年来,雁江区各部门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少行政村都有了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公共设施,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各地还通过先进评比、文明积分等方式弘扬时代新风,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我们要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雁江区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向未来,雁江将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利的举措,在广袤田野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记者 洋树 王一)
编辑:况玲关键词:
网站运营:财经头条
财经头条 版权所有©1997-2016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18864号-11
联系我们: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