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在渝中区石油路地区举办的“助企茶叙会”上,重庆滨海流体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与工商银行重庆时代天街支行达成战略融资合作协议——公司以信用贷款方式得到银行300万元贷款,顺利解决了资金缺口难题。
这是石油路地区针对企业存在融资、创业、用工等需求,整合各方资源发起成立“石油路地区服务企业联盟”后,开展的众多活动之一,也是我市创新管理服务方式,更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生动写照。在短短两个小时内,不仅有区人社局、区金融办宣传讲解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普惠金融政策等,还有多家金融机构介绍特色融资产品,加强了政企之间、银企之间、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重庆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出台优化涉企服务类政策措施10条,以不断创新服务管理模式、落实落细惠企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制定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和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等形式,更好服务市场主体。
“点对点”上门解难题
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快速执行
“对我们来说这可不是笔小数目,要不是街道上门来宣传,我肯定就错过这么好的纾困政策了!”6月8日,江北区石马河街道满益火锅馆老板吴茂均回忆起上个月的经历时,内心充满感激之情。
正是通过街道的服务专员上门宣传,吴茂均了解到,租用国有企事业单位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可申请减免3个月租金这一政策。随即,服务专员帮他协调联系了国有房产管理部门,办理了相关免租手续。
吴茂均算了一笔账,火锅馆共有270平方米,商铺租金每月每平方米75元,一个月租金就是20250元,减免3个月房租等于能节省6万余元。
“疫情环境下,我们火锅店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困难。平时租金就是很大一笔开支,这个政策,用真金白银让我们享受到了政策温暖,也减轻了经营压力。”吴茂均说。
今年以来,江北区建立“百千万”联系服务市场主体的工作体系,即区领导“点对点”联系服务百余家重点企业、经济发展突出贡献企业;区行业主管部门联系服务近千家“四上”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成长型企业;各镇街、园区、商圈网格化服务专员联系服务599个楼宇、超9万家市场主体,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帮扶。
1至5月,该区累计为599家商户减免承租国有企事业单位房屋租金2757.93万元;为616家企业拨付稳岗返还资金547.02万元;为33家企业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60万元。
今年以来,我市各个区县立足实际,积极自主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各项涉企服务,尽可能实现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快速执行,让企业应享尽享。
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
“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市场主体”
优化联系服务企业方式,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助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重庆各方全力以赴。
“这笔钱给公司解了燃眉之急,让我们更有信心渡过难关了!”4月初,巴南区兴众合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柳其超拿到90万元贷款时,禁不住感叹道。
受疫情影响,该公司今年一季度销量出现严重下滑,资金周转极为困难。通过街道工作人员的宣传,柳其超了解到,该区政府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门打造了“巴巴实”平台来解决企业发展各项问题与实际需求,且联合数家银行打造了多款金融产品。随即,他关注并进入了“巴巴实”公众号,提交了贷款申请。
通过智能大数据分析,平台为该公司成功匹配了巴南浦发村镇银行。3天后,贷款期限为一年、担保方式为纯信用的90万元政府性融资担保贷款,打入了该公司账户。
据了解,今年2月起,巴南区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出台了助企纾困提能十条措施,同时开发上线了“巴巴实”企业服务云平台,云集75个区级部门、135家第三方服务机构、优质服务资源400余项,提供政策申兑、助企纾困等互动场景300余个,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政策直兑、贷款融资等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力促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位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简称“枢纽园”)的重庆尼尔森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尼尔森”),最近也尝到了“甜头”。
尼尔森是一家从事仓储、物流、转口贸易等业务的企业,其国际板块业务量受疫情影响下滑,遂决定开启一个冻库改造项目,转向国内物流配送市场。由于冻库投入金额较大、回报周期长等原因,项目融资进展缓慢。
了解到这一情况,沙坪坝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等部门创新管理服务方式,积极与枢纽园协商解决办法——通过枢纽园区旗下的丝路融资担保公司,创新风控模式,采取多重措施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最终帮企业获得了银行授信2000万元。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必须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市场主体。”沙坪坝区发改委副主任陈鹰表示,为应对疫情冲击,该区专门成立了助企解困工作领导小组,为733家重点企业建立起“一企一专班”,“点对点”帮助服务企业。同时,建立“问题收集—上报交办—分类处置—反馈评价”工作闭环,分类“对症”制定解决方案,“以点带面”解决企业普遍反映的融资难、订单少、用工难、降成本、供应链等问题。目前,该区已助力100家企业融资5.5亿元,为企业办理留抵退税5.75亿元,缓缴税费2.22亿元。
对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
执法兼具“包容性”和“人情味”
“‘首违不罚’政策给了我们一次纠错的机会,纳税信用也不会受到影响,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政策的‘包容’,今后我一定按期申报纳税。”6月9日,在璧山区办税服务厅窗口,璧山区俊万建材销售有限公司会计罗加万感激地说道。
今年5月初,该公司从小规模纳税人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申报纳税时限也由按季度申报变更为按月申报。然而,罗加万因习惯按季度申报纳税,便忽略了申报时限。6月9日,他到服务厅窗口办税,被告知超过申报期时限。
逾期申报,按《征管法》规定,本应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相应罚款,璧山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却作出了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
原来,自去年4月1日起,我市税务部门便严格落实税务总局发布的税务行政处罚“首违不罚”清单,同时开通“首违不罚”线上办理功能。鉴于该公司此次逾期申报属于首次违反该规定,并在责令期限内改正,情节轻微,所以享受到了“不予行政处罚”的惠企政策。
今年1月19日,市税务局又进一步落实改革事项,印发了《不予实施强制措施事项清单》,按照合法、合理、必要、适当的原则慎用强制措施,让执法兼具“包容性”和“人情味”。
“行政强制措施是执法强度最高的方式,能很大程度影响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生活。”市税务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邓华平举了个例。
今年,某家个人独资企业因虚开发票被重庆市税务局第七稽查局处以5万元罚款,但因资金周转困难,该企业并没有在规定期限内缴清罚款。按相关规定,稽查局可以对其采取强制措施,每天加处3%的罚款,但考虑到这会进一步对纳税人的基本生产生活造成影响,最终便没有对其加处罚款,而是与其协商并达成协议,允许该企业在两年内分期缴纳罚款。
“罚款不是目的,让企业都能知法懂法守法,助力打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才是我们的心之所愿。”邓华平说。(何春阳)
网站运营:财经头条
财经头条 版权所有©1997-2016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18864号-11
联系我们: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