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一块“数字中轴线”互动展示屏前,观众纷纷驻足。
轻触屏幕,纵贯北京老城、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实景三维图呈现:一段段影像资料、一张张历史图片,带观众尽览中轴沿线古老建筑、胡同街巷、人文风光,感受近10年来中轴线申遗保护的重要成就。
百余修缮工程扮靓中轴线
2011年,北京市提出中轴线申遗;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10年申遗路,北京市坚定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大力推进中轴线遗产保护,留住老城记忆,彰显古都魅力。
10年间,百余项文物修缮工程扮靓中轴线,一处处遗产点焕发生机。
正阳门箭楼2021年底完成修缮,目前正在完善服务设施,有望明年6月向公众开放。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关战修介绍,此次修缮不仅解决了文物本体的安全隐患,提升了遗产的环境风貌,还发现了正阳门瓮城的大致位置。考古人员证实箭楼门洞下的御道为清代遗存,并对箭楼南墙下的“北京首测水平石标”进行了考证。“未来,我们将依据《北京街道更新治理城市设计导则》,对部分消失的遗产元素进行标识,塑造空间节点,完善北京老城的历史印记。”
续写北京城“光阴的故事”
中轴线北端,钟鼓楼这组古老的“时间建筑”也在续写着北京老城的光阴故事。2019年11月,鼓楼保护展示工程启动,经过腾退整治、保护性修缮及布展,如今,鼓楼一层7个券洞恢复历史原貌,首次面向公众开放,一场名为“时间的故事”的展览亮相。展览中,策展团队对钟楼进行了声音采样,并依据其声学性能模拟出在“四九城”各处听到的钟声效果。在钟楼湾胡同住了大半辈子的居民范来友戴着耳机,听得入神——仿佛置身500米外的万宁桥,伴着潺潺流水、鸟啼蝉鸣,钟声浑厚绵长。
走上建于元代的万宁桥,中轴线与千年运河相交,这处历史遗存的保护修缮和环境整治工作正在推进。元代,这里漕运密集、车马如龙;700余年后,现代交通工具在古桥上行驶,周围旅游、餐饮等百业俱兴。
中轴线上,古今相接,现代活力为古都赋予新生。
中轴线保护从此有法可依
10年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文件陆续出台,让中轴线申遗保护有据可依。中轴线申遗划定的遗产区与缓冲区覆盖北京老城六成面积,申遗是带动老城整体保护复兴的抓手。
天气晴好时,登上什刹海银锭桥向西北眺望,近处水波粼粼,远处西山美景尽收眼底,被誉为“燕京小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历史景观重现。曾经,积水潭医院新北楼挡住了远处西山的部分山脊线,影响了在桥上观山的效果。2021年,为落实老城整体保护要求,积水潭医院主动缩减床位,拆除11层的高楼。经过疏解治理,景观视廊恢复,周边的老街坊连连称赞:“记忆中的景象回来了,京城越来越有神韵!”
在疏解、修缮、更新中,中轴线和北京老城一起,迎来新生——
今年8月,国家文物局确定推荐“北京中轴线”作为我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本月,《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中轴线保护从此有法可依。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部法规用整整一个章节,明确了“传承利用和公众参与”的具体措施,今后每一名市民不仅是申遗的受益者,也将是中轴线的守护者。(李祺瑶)
网站运营:财经头条
财经头条 版权所有©1997-2016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18864号-11
联系我们: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