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的草莓,不长在地里,而是一排排悬挂在空中。初春,位于平湖农开区的佳莓·共富工坊,已浸润在草莓“瀑布”的芬芳甜蜜里。
清晨,我们闻香而来。一手提着篮子,一手伸直胳膊。抬手间,一颗颗草莓就“跳进”了篮子里。
见到村民潘根明时,他正有条不紊地拾掇草莓苗枯叶。攀谈后我们了解到,他就住在附近,骑自行车也就只要10分钟。去年8月,赋闲在家的他通过村里介绍,来到这里上班。
(相关资料图)
虽从未接触过草莓种植,可现在的潘根明俨然已是“老手”,培土疏叶、鲜果采摘,样样在行。“不累,每个月还能拿3000多元的工资!”潘根明的嘴角一直上翘着,连称没想到家门口也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
如今,像他这样就近就业的农户有20多人。嘉兴佳莓农业科技公司副总经理王亚菲说,“共富工坊”通过草莓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目前山塘村26户低收入家庭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等方式参与了草莓园的建设。“股东”不仅能按照股金10%获得保底分红,还能根据营收获得利润分红。“每年光保底分红就有3000多元,日子甜着呢!”山塘村低收入农户老张说。
“滴,滴……”几声鸣笛声,打破了大棚的宁静。“走,送技术去!”当天,是他们公司“草莓共富大篷车”发车的日子。原来,自2021年落户平湖,公司负责人、博士尹淑萍就建立起了一支“博士+技术骨干+莓农+新农人”的指导队伍,初衷就是将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大棚基地,同时现场为莓农解惑支招,帮助他们提高收益。
驱车10分钟,来到了前港村。刚下车,莓农施其宝就迎了上来。“病虫害多,收成不好,愁得很!”几天前,她通过镇里联系上了佳莓公司,希望能派技术人员去看看。拉起大棚入口的薄膜,二话不说,王亚菲套上雨鞋就进了大棚。“垄里埋滴灌管了吗?”“坏叶烂果多久清理一次?”蹚着水,王亚菲一边走一边提问,不时还蹲下身子翻看一下。一圈下来,王亚菲找到了最大的症结所在:底肥厚施,肥力过剩烧坏了不少苗;坏叶坏果清理不及时,造成虫害治理不到位。“施肥浇水得再精准,装滴灌管吧!价格也不贵。虫害发生时,大棚整理工作更要及时、彻底,不要舍不得。”
“别看都是草莓苗,身价却大不同。”穿梭在大棚,王亚菲不忘科普。他说,传统的土壤栽培,容易产生根腐和炭疽等土壤病害,成活率一般在80%。2021年,佳莓公司投资2亿元在平湖建设起了长三角草莓种质种苗研发中心。针对“苗成活率低、挣钱没保障”等困扰莓农的问题,佳莓专门成立“草莓博士党员工作室”,让更多莓农享受到草莓三级脱毒育苗技术带来的“致富经”。与一般普通草莓苗相比,经过脱毒技术、基质培养的草莓苗,不仅无病虫害、成活率更高,成活率可达95%以上,并且上市时间更早。
草莓种成“瀑布”,水肥智能化管理,也是佳莓提高产量的“法宝”。王亚菲现场演示,“一键”调整栽培槽的高度和种植的层数,“一键”浇水施肥。他解释道,利用这种“草莓天瀑”系统生产的草莓,产量是传统方式的两三倍,亩均增收可超3000元。
“莓农要增收,种苗、种植方式都很关键。”回程路上,王亚菲说,佳莓的草莓苗如今已经“飞”到了辽宁、上海、云南等10多个省市。
“今年预计种苗总量达500万株。我们希望让不会种草莓的人也能轻松种草莓。”谈及草莓种植的未来,王亚菲的眼睛里满是期待。(图片来自浙江在线)
关键词:
网站运营:财经头条
财经头条 版权所有©1997-2016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18864号-11
联系我们: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