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犁新雨破春耕。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最佳时期,在泰顺县司前畲族镇状元村,田成块、地平整、路相通、渠相连,农业器械来回穿梭,为机械化轮种水稻、芥菜、马铃薯等作物做准备,处处可见一片忙碌景象。
这个春耕季,当地的生产场景和以往相比不大一样。过去,状元村有超八成的农田处于无人耕种的抛荒状态,杂草丛生随处可见。据了解,状元村这番困顿并非个例,温州有不少乡村分布于丘陵山地间,农田分散不成规模,留守务农的人员以老人居多。他们平时更多依靠自身经验,延续传统耕作方式。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生产效率下降,制约了农户种植积极性,备耕不积极。
(相关资料图)
状元村农田宜机化改造前
状元村农田宜机化改造后
如何破解种地不赚钱、农田搁荒多的困局?当地村干部们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经过深入的调研和考察,决定由村集体出面,将部分因群众外出务工或耕作条件不便而撂荒的土地集中流转,委托给村集体合作的企业进行宜机化改造,便于农用机械进场作业,帮助农户解放双手。
“这样一来,既降低了农户生产投入成本,又解决了农村土地撂荒问题。”状元村党支部书记陈余满表示,如今,全村有近600亩农田进行集中流转,其中的300多亩农田已完成宜机化改造,占全村农田的三分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当地还在宜机化改造的基础上,根据季节科学安排农作物种植,以“1+N”(一季水稻+N个农作物)轮换耕种模式,并同当地农产品企业签订收购合同,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粮食增产的多赢局面。
在一系列变革的推动下,宜机化项目区域农田为村集体带来每亩年5000至10000元的经济收益,农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今年46岁的村民钟圣民在村委会的协调下,流转土地3亩。“专业经营比咱们自己种强,效益好,咱们也能得到实惠。”他说,自己通过入股分红和在家门口务农等方式,收入近3万元。
从“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瘠田”变“良田”,“有米有菜”的美丽田园成为了村民们共富的新希望。未来,状元村将在种植业的基础上打造旅游产业,实现农旅融合,拓宽致富渠道。
近年来,我市围绕产业规模经营、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土地标准化建设,积极引导农户将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扩大早稻等粮食生产规模。据悉,今年以来,全市新增粮食生产规模大户14户,集中流转承包地近3100亩,粮食播种面积约4100亩。(图片来自浙江在线)
前期水稻种植
前期芥菜种植
目前土豆种植
关键词:
网站运营:财经头条
财经头条 版权所有©1997-2016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18864号-11
联系我们: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