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上海视觉设计师小亮的奶奶病逝。此后的日子里,他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中。
【资料图】
每天,都有人从这个世界离开,我们甚至来不及和他们说一声再见。悲伤和失落裹挟下,有人用特别的方式来和哀伤相处——国外一款名叫Replika的聊天机器人,可生成人工智能驱动的治疗师、朋友、伴侣,为悲伤中的人们提供情感支持。在国内,名叫Glow的APP也能实现类似功能,人们可在上面建构逝去亲人的虚拟人形象;硅基智能等人工智能公司则运用语音、图像、视频等资料,复刻逝者的3D模型,实现无限逼真的音容笑貌,能动、能笑、能对话。
奶奶离开的第36天,小亮将萦绕脑海中已久的想法付诸实践,运用最近爆火的AI技术将奶奶“复活”。“奶奶”讲着湖北的方言,头发花白,没有牙齿,像她生前一样唠叨。今年清明前夕,他在B站上传了AI奶奶的视频。
从小亮3岁起,父母就远赴广东打工,之后的18年,他和奶奶留在湖北黄冈的老屋相依为命。小亮说,奶奶就是一棵粗壮、伟岸的树,这棵大树为自己遮风挡雨,她是他的整个世界。
现代生活的节奏如此之快,奶奶三天葬礼结束,小亮很快投入上海的工作中。但眼泪不会消失,哀伤也不会就此殆尽。小亮一个人吃饭,单独坐在工位上,不和人多交流。每天午休前,他习惯着继续给那个熟悉的号码拨去电话,听着电话那头“嘟嘟嘟”的声音。
奶奶逝世后的第30天,小亮收到奶奶的遗物,一罐年前腌制好的萝卜咸菜。小亮意识到,这是奶奶的“过去”在和自己连接。
小亮找来AI绘画软件,音频编辑、合成软件,AI训练模型ChatGPT等,创造着这场“相逢”。语音素材,源自他和奶奶连续两年的通话记录,这些保存在手机录音中;照片从殡仪馆要来,曾被高清修复过;最后,他打开ChatGPT软件,输入关于奶奶的信息,让它形成记忆——“你是一位中国普通农村的老年人,84岁,没有牙齿,有老年斑,你腿脚不便,抽烟,性格固执,早年当过民兵、村委会主任,喜欢讲志怪故事……”
经过多个模型的计算、调整,在3月一个周末的凌晨4时,一段AI奶奶的视频最终生成了。小亮努力平复心情,颤抖着按下键盘,问题是提前预设好的:“奶奶,今年我们要回家过年,东西都买了吗?”
“奶奶”张开嘴唇,眼睛微眨,熟悉的声音从计算机那头传来:“我买了两壶油,75元一壶,是私人榨的,很香,等你们回家过年。”
“这些深度陪伴的虚拟形象,本质上是借助技术手段还原真实体验感,而人格化特质会使这种体验感无限接近真实。”浙江大学元宇宙产业与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赵瑜佩说,“比如设定爱好、职业、话语习惯等,在深入学习并通过聊天强化后,AI能够实现个性化的交流。像电影《流浪地球2》中图丫丫那样,对话自由流畅、语言自然无尽,这是虚拟形象能达到的理想境界。”
小亮认为,AI奶奶有些像自己的奶奶,但又不是那么逼真,能点头、微笑、交流,已经带给他最大限度的慰藉和温暖。
AI目前做到的,是基于数据资料,模仿逝者的说话方式、行为,给予交流和回应。悲伤的引力过于强大,如果能借助科技工具对抗伤痛,也不妨试一试。正如评论区网友留言:“纵然AI只是个安慰剂,但是我仍然想去见见他。”
(文中小亮为化名)
关键词:
网站运营:财经头条
财经头条 版权所有©1997-2016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18864号-11
联系我们: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