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中国芯、更甜润。”中秋、国庆佳节将临,一种名为“蜜乐芯球(川津1号)”好看又好吃的早熟柑桔新品抢鲜上市。9月24日,在成都新津天府农业博览园举办的柑桔种业创新研讨暨早熟新品种推介会上,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宣布,该所十年磨一剑,选育出的第6代(6G)杂交柑桔新品种“川津1号”和“川津5号”,填补了国际国内无特早熟杂交柑桔的空白,标志着我国杂交柑桔育种技术赶上了欧美、日本等柑桔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尤其是在特早熟杂交柑桔领域领跑世界。
“我国是柑桔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种植区域广泛,市场需求旺盛,发展前景良好。2008年以后,中国柑桔种植面积和总产已超过了美国和巴西,跃居世界第一。”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陈生斗介绍,截至2022年,全国柑桔面积4550万亩,产量6003万吨,柑桔产业直接产值2000多亿元,综合产值4000多亿元。
农业现代化,种业是“芯片”。“‘川津1号’‘川津5号’是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和四川陶然柑桔新品种研究有限公司共同研育的特早熟杂交柑桔新品种,中秋国庆上市,丰产期正常亩产6000斤、产值60000元以上。”说到杂交柑桔新品种,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研究员曹立十分自豪地介绍。
时间拨回1999年,刚参加工作两年的曹立在一次杂交柑桔育种的学术报告中了解到,当时美国、日本正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杂交柑桔育种研究,选育出了默科特、清见、不知火等广受大众欢迎的新品种。这些品种水分足、易剥皮、风味好,一经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曹立便萌生了在中国做杂交育种的念头,立志一定要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柑桔新品种。
农谚说“桃三李四柑八年”,柑桔是多年生木本作物,从种子到开花时间漫长,最短需要8年,最长需要23年。如何突破杂交育种周期漫长的难题?曹立一直在寻找答案。受到柑桔栽培技术的启发,曹立有了一个新想法:“能否用栽培技术加快育种进程?”从2000年开始,曹立尝试用各种栽培技术缩短杂交柑桔童期,直到2009年,第一代缩短童期杂交育种技术初步形成,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该项专利技术把柑桔杂交育种经济成本缩减了90%,时间成本缩短了50%以上。
除了童期长,杂交柑桔还面临花粉与胚囊败育这一行业公认的世界级技术难题。“很多专家都认为,‘好吃的品种都无核,无核的品种无法杂交。’最初几年,杂交育种很难得到种子,经过大量的柑桔种质资源筛选,才找到了一批单胚亲本材料,通过杂交实现了单胚无核材料‘从0到1’的突破。”曹立说,2006年时,柑桔杂交种子仅收获720粒,幸运的是,在其中发现了一粒神奇的种子,培育出了我国首个大面积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早熟杂交柑桔新品种“金秋砂糖桔”,该品种目前在全国已累计推广约100万亩。
攻克这两项技术难题后,曹立通过技术不断优化和大量杂交组合,获得了大批量的杂交材料群体,相继育成了“阳光1号”“川津5号”等杂交柑桔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也带动柑桔研究所其他育种团队选育出“华美”系列、“尚品”系列和红韵香柑等一大批柑桔新品种。
“种业的发展,需要高校科研人员的潜心钻研,也需要育种企业的持续发力。”西南大学党委书记李旭锋介绍,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与四川陶然农业公司、重庆科正花果苗木公司等龙头企业合作,创新建立育繁推品种推广新模式,促成重庆市北碚区成功获批农业农村部首批国家柑桔区域性良繁基地,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津)育种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的杂交柑桔育种基地。
当天,西南大学与四川陶然柑桔新品种研究有限公司签署了新品种材料转让协议,旨在原有合作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行产学研融合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柑桔种业自主创新,整体提升我国柑桔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高效协作,是产业升级的路径。”四川陶然柑桔新品种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邱永刚表示,依托“中国芯”,重塑产业链,育种人的使命是“让中国人吃上更好吃的柑桔,让全世界爱上柑桔的‘中国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