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前不久,福建泉州一路段发生一起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一辆半挂车连撞6辆小车,其中有两三辆汽车直接报废。所幸只有人员受轻伤。据了解,该辆挂车疑似刹车失灵,但事故具体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车辆的制动性能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对于重型卡车来说更是如此。近年来,国家层面陆续出台相关标准和法规,不断提高运营货车的安全要求。作为制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广泛应用,对提升整车制动性能、保障安全行车,以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期,有业内人士反映,由于市面上的自动调整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用户未按要求安装,加之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导致车辆在运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用户私自拆卸现象多发近年来,大型营运车辆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一直居高不下。这其中,因挂车制动失效或制动不良所造成的追尾事故更是屡见不鲜。 据介绍,制动蹄片与制动鼓间隙合理,是鼓式制动器安全可靠的前提。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制动器的频繁使用,制动蹄片不断磨损导致蹄片与制动鼓的间隙逐渐变大,进而增加制动分泵推杆的行程。如果两者的间隙得不到及时、准确的调整,就会导致制动系统响应时间滞缓、制动距离延长,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很有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相反,若制动间隙过小,则极易造成蹄片拖磨、卡滞,导致油耗过高、车辆起步及滑行性能不佳,甚至会直接抱死车轮。 顾名思义,自动调整臂能够自动地调整刹车系统间隙,保持蹄片和制动鼓间隙恒定,使所有车轮的制动效果一致、稳定,从而使制动安全可靠。另外,配装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的车辆若未使用自动调整臂,亦无法保证实现最佳的制动效能。 相关资料显示,在鼓式制动器上使用自动调整臂,可显著改善车辆的制动性能。在日、韩、欧、美等市场,制动自动调整臂已有多年的应用历史,并成为载货车、客车及挂车的标准配置纳入法规管理。在我国,城市客车、公路客车等产品领域较早就开始应用自动调整臂;在载货车方面,《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7)规定,总质量大于3500kg的货车和专项作业车(具有全轮驱动功能的货车和专项作业车除外)、总质量大于3500kg的半挂车,以及所有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所有行车制动器,应装备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 强制性标准出台,填补了自动调整臂应用在法规层面的空白,本意是为保证整车的制动安全性。然而,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不论生产环节还是用车环节,在这方面都存在不少违规行为。比如,部分挂车企业未按要求安装自动调整臂;不少用户在车辆上牌时安装自动调整臂,上完牌又拆卸下来,车辆年检时装上,之后再拆掉。 安徽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韩学智告诉记者:“半挂车是国内公路物流的主力车型,对于制动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国家标准实施后,这些车辆的制动系统都会配有ABS和自动调整臂,但由于缺乏监管,在实际用车过程中,一些卡车驾驶员私自改变原有配置,换回手动调整臂。这样一来,一旦没有定期人为调整间隙,就会导致挂车制动功能衰退,紧急情况下会造成车辆制动失灵,最终引发追尾事故,夹挤小型车导致车内乘员伤亡,严重危害公共交通安全。”技术、质量、性能参差不齐在重型货车尤其是半挂车的制动系统中,自动调整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何大部分用户会对这一性命攸关的装置做手脚?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很多卡车驾驶员对自动调整臂的使用感受并不好。“刹车无小事,为安全起见,我们的车辆上装有自动调整臂,但在使用中却时常出现匹配不良的情况,刹车效果并不理想。不仅安全没得到改善,反而增加了不少麻烦。”多位卡车司机告诉记者,装用自动调整臂后,他们的车辆曾出现过车轮抱死、制动系统冒烟甚至过热起火等情况;此外,还有驾驶员反映,自动调整臂使用寿命短,几乎只能用半年,尤其是在自卸车等重载车型上,自动调整臂成为了易损件,给车辆的安全运行带来较大隐患。另外,以半挂车为例,单只国产自动调整臂的价格约为200~300元,出于对成本和可靠性的考虑,不少挂车司机基本都会拆掉这一装置,换成老式的手动调整臂。 “用户不买账,与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有很大关系。”韩学智直言,国家相关标准颁布之初,自动调整臂产品供不应求,导致很多人盯上了这块“蛋糕”,一股脑儿地扎进该领域。“但实际上,自动调整臂对技术的要求很高,需要与不同品牌、尺寸的车桥及制动器进行匹配。当时,自动调整臂企业的技术大多是照搬汉德的产品,但在各项关键参数上有很大偏差,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例如,最佳的制动间隙为0.5~0.8毫米,而市面上销售的自动调整臂中,有的达到1~1.2毫米,有的甚至高达2~3毫米,根本无法保障制动效果,导致用户对自动调整臂产生了认识误区和抵触心理。”他说道。制动安全需多方共同维护在整个制动系统中,自动调整臂虽看似不起眼,却控制着制动蹄片与制动鼓的间隙,能够直接影响最终的制动安全效果。 在业内人士看来,自动调整臂如果设计应用得当,就是提高车辆行车安全的有效部件,反之则会带来安全隐患。从制动安全的技术升级角度来看,提高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解决自动调整臂与整车制动系统的匹配与协调等问题,生产厂商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韩学智表示,零部件供应商不能一味地追求低价,为了利益互相恶性竞争,而是要在产品性能提升上下功夫。比如,预设好制动间隙值后,自动调整臂的制动间隙值应该是随时可变的,能够满足不同用户采用不同标准间隙的需要,适应不同的运输路况;自动调整臂还应进行产品材质的升级,以提升产品使用寿命,帮助用户节约成本。 另外,有行业专家指出,除了升级技术,加强监管及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无疑是提高卡车行车安全最有效的手段。 目前来看,由于监管不到位,导致相关法规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不论厂家生产环节,还是用户运营环节,相关部门都需要加强监管力度,不要让国家的强制性标准形同虚设。同时,行业也应结合网络信息技术,通过更智能化的手段监督,从而促进制动行业的良性发展,减少大型车辆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升道路运输的安全性。 对于卡车用户而言,没有安全的效益从来不是真正的效益。当前,货运市场车多活少,运价持续走低,运输从业者很难挣到钱,在车辆保养维修上更趋于保守,不少司机会出于对成本的考量,选择放弃使用自动调整臂等制动安全配置。因此,从安全保障的角度来看,还需加大对卡车司机安全意识的宣传。零部件生产企业也要尽可能科学合理地介绍产品性能,扫除用户对自动调整臂的认识盲区,帮助广大用户掌握使用、维护及检修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