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第二届全国高粱产业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召开,会议围绕高粱种质资源创新、高粱深加工等主题进行深度探讨,吸引了全国高粱产、学、研单位的20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经销商参加。
【资料图】
此次会议除了发布17场行业前沿学术报告之外,最大的亮点是全国与会专家齐聚重庆江津的一个万亩高粱种植基地,现场观摩丘陵地区高粱种植最新技术。
第二届全国高粱产业学术研讨会会议现场。
国家级研讨会首次走进非优势产区
全国高粱产业学术研讨会由国家高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起,旨在汇聚行业力量,促进我国高粱产业科技创新与健康发展。据了解,该联盟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所牵头建立,成员包括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山西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31家科技骨干院所。
高粱在我国有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然而,重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高粱优势产区,此次吸引到国家级研讨会成功落地,得益于当地高粱产业的特色发展之路。
根据全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数据显示,目前重庆全市有国家种质库已编目的高粱资源45份,新收集的高粱资源13份,增幅接近30%。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绝大部分都由江津的一个万亩高粱基地所贡献。
“为了适应我市丘陵山地生产现状和白酒加工需求,我们依托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进行高粱新品种选育和筛选,成功选育出一批如金皮糯1号、江记红等优质品种,丰富了种质资源。”重庆市农科院高粱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周瑜博士说,这些新品种具有粒红质糯、植株矮、产量高等特点,能够在全市范围快速推广,正因此,近5年重庆高粱面积、单产量和总产量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备受行业关注。
8月20日,年轻机手正在基地收割高粱。
创新攻关育良种,江津带出一个富农产业
事实上,当天与会嘉宾参观的万亩高粱基地就是产业龙头企业江小白的高粱种植基地,位于江津黄庄区域。时下正值高粱丰收季,万亩田野一片火红,数十台收割机不断穿梭其间,将高粱收割归仓。
“这是我们苦心经营近十年的成果!”江小白酒业副总裁唐鹏飞告诉记者,建设高粱基地的想法是从2015年开始的,主要目的是为旁边的江小白酒厂提供优质酿酒原料。
但是,基地建设之初就遭遇高粱品种资源匮乏的难题。“本地传统高粱品种老旧,产量低,还有易倒伏、易虫害等问题,根本无法适应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的要求。”唐鹏飞说。
机缘巧合下,企业联系到重庆市农科院、江津区农委等单位,联合开展了100多项高粱种子选育田间试验,最终历经6年时间才选育出了自有高粱品种“金皮糯1号”。
“这个品种穗大、质糯、粒红、支链淀粉丰富,不仅适宜机械化种收,也更加适宜我们企业清香型高粱酒的酿造。”唐鹏飞说,配合企业在西南地区首创的全程机械化高粱种植技术,该品种创下了亩产830斤的重庆高粱测产纪录。
在此基础上,该基地发展起“公司+农户+合作社”的订单种植模式,继续强化种质资源优势,带动黄庄地区村民致富增收。简单来说,村民以土地入股村集体合作社获得保底收益,然后在高粱基地内务工,实现稳定增收,每年能多挣上万元。
万亩高粱种植基地,带动起一方经济发展。
龙头企业推动区域高粱产业快速发展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高粱总面积1095万亩,总产量355万吨,并逐年稳步提高,这背后是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撑以及市场需求量的增加。
在本届研讨会上,河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杜瑞恒提出,我国高粱的主要用途是用作饲料和酿酒,特别是西南地区,拥有包括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江小白等在内的上百家龙头企业,对高品质高粱有着巨大的需求。因此,未来龙头酒企或成为推动区域高粱产业快速发展的主力军。
现场,他以《一个高粱品种到一款名酒》为题,介绍了高粱和名酒的关系。他认为,每一个高粱品种都应该找到对应的白酒酿造工艺,比如 “金皮糯”高粱对应江小白清香酒工艺,“红缨子”对应茅台酱香酒工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酒品稳定,实现高粱品种、名酒、产地、年份的实质性统一。因此,龙头酒企的稳健发展将会带动起区域高粱产业规模提升,推动高粱种植技术提升。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研究员邵明波也有类似看法。他认为,白酒企业有联动三产的能力和优势,特别是小曲清香型高粱酒企业,具有酿造技术易推广、产品口感易受消费者接受等特点,能够实现高粱产业品效合一,助推乡村振兴。
事实上,高粱是目前我国商品化率最高的作物,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以重庆为例,重庆全市高粱收购价逐年攀升,单价最高可达到6.6元/公斤,比普通粮食还贵。然而,重庆现有的高粱产量仅能满足30%的市内白酒小作坊生产,无论是种植规模还是总产量,都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需要各方力量共同推动。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