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期,常温超导这一话题火爆全网,引起广大网友的密切关注和讨论。
7月22日,韩国的一个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 arXiv 平台上上传了两 篇论文,声称发现了世界上首个常压室温超导体;该材料为一种改性 铅磷灰石,名为 LK-99,超导临界温度在 127℃,即 400K 以上,且在 常压下就具备超导性。该实验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真伪。
7月31日,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LBNL)在 arXiv 上提交了一 篇论文,称其计算机模拟结果支持 LK-99 为室温常压超导体;引发热议。
首先,先定义一下超导的概念:超导是在一定温度下,某些导电材料的电阻消失,这种零电阻现象称为超导现象或超导电性。具有超导电性的材料成为超导材料或超导体;出现零电阻的温度称为超导临界温度。
为什么说超导的突破能带来颠覆性的革命?应用和材料特性密切相关,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性、完全抗磁性、量子隧穿效应;超导材料 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其革命性的应用场景。
超导体从发现之初至今,一直没有突破低温的限制;通常将临界温度低于 -248.15℃的材料称为低温超导体,将高于 25K 的材料称为高温超导体。超导材料对温度的苛刻条件限制了超导材料 的大规模应用;目前实现的室温超导均无法避免加上高压条件,通常 为数百万个大气压;因此目前超导材料的突破重点在于“室温+常压 条件下”。
自1911年荷兰科学家卡麦林·翁纳斯在零下269摄氏度的条件下观测到汞的超导电性以来,“如何在通常条件下实现超导”是100年来学界一直追求的目标。之所以孜孜不倦,与其随之带来的能源革命息息相关。
LK-99 实验能否复现尚待检验,若验证成功,人类历史将进入革命性时代。
与高温和低温超导有本质不同:如果能在室温条件下实现超导性,输电和配电系统将因为几乎为零的电阻不造成任何能量的损失。这意味着,光伏、风电的能源可以远距离传输,电价大幅下降;磁悬浮成为现实;加速其他领域的技术研发突破,比如可控核聚变。
本文源自:热点快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