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在东海渔村温岭石塘却被称为“小人节”

2023-08-22 17:52:54     来源:中国网     编辑:    

七夕,一个因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而流传千古的节日。七夕,一个被现代人演化为表达爱意的浪漫“情人节”。七夕,在东海渔村温岭石塘却被称为“小人节”。


(相关资料图)

石塘小人节的由来

石塘小人节,是闽南文化在石塘最鲜活的衍生和最鲜明的人文标签。300多年前,石塘先民从福建泉州惠安、漳州平和一带迁徙而来,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闽南习俗。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是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而在石塘,“七月七”与浓情蜜意的男女无关,却是总角垂髫的好日子,当地称作“小人节”。

因为在石塘渔民的心目中,七娘妈是美丽、善良、慈爱、吉祥的化身,是小孩的保护神。七夕为七娘妈生日,所以,在七娘妈生日的这一天都要祭拜她,为家中的孩子祈福,祈求七娘妈能庇佑孩子健康平安地成长,有美好的前程。

石塘小人节是名副其实的小孩子节日,相当于把小孩子都集中在七夕这一天过生日。从小孩1岁起开始做,一直做到16虚岁止。因此,16虚岁小人节庆典就成了象征成年的分水岭,如此一来,小人节便又有了“成人节”的内涵,被赋予了神秘而神圣的色彩。

彩亭、彩轿制作工艺精湛

小人节的主祭品有七娘妈座、彩亭、彩轿。这些纸扎作品通常以竹子、彩纸或绢为主原料。其中,人偶头部制作材料取自田间细泥。从选泥、和泥、制模、制坯、脱模、修坯、烘干,再到上色、开脸、点睛等,单脸部就需要十几道工序,工艺相当精致。

艺人们在这一颗樱桃大小的人偶头部画上戏曲脸谱,按各种人物的特点进行精细化妆,脸部表情丰富,造型大胆夸张,着色浓艳,形态生动,神情逼真。

人偶的服饰,一般用彩色皱纹纸制作。以金、银纸做泥偶盔甲的,称纸人;用绸缎、布等作衣料的,则称绢人。人偶制作手法相当细腻,从武将头盔上的花纹、衣服褶皱的颜色、场景中的雕梁画栋,再到人物的头饰发髻,均制作精良,惟妙惟肖。

彩轿主要由竹、纸材质构成,模仿民间花轿的样式制作,一座轿亭、轿子内贴着一张七娘夫人像,摆放一张供桌,配有香烛,整个轿子以红色为主调。

彩亭以竹篾扎制,呈半立体状,或二层,或三层,高可达三尺,宽二尺左右。有做工精致的民间戏文舞台场景,内容多取自民间戏曲故事人物,如《七仙女》《八仙过海》《西游记》《封神榜》等,里面人物众多,神态各异,个个栩栩如生,制作上更臻工巧,整个彩亭显得色彩鲜艳,令人叹服。

16虚岁男孩彩亭为“满金亭”,16虚岁女孩彩轿为“满金轿”。在满金亭和满金轿的正门口,还特别布置了一位上京赶考的人偶,手持雨伞,肩背包袱,表示孩子已成年,求取功名。彩亭顶上插有两支金钗,寓为中状元的意思。彩亭正中还挂着一副楹联:“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亭额上书“虫二”二字,即繁体字“风月”二字去掉边框,即“风月无边”的意思。因此,彩亭又被称为“虫二亭”或“风月亭”。

民间工匠们将戏文中各种人物的表情和个性都浓缩在小小的彩亭场景中,赋予了更为深刻的美学意义,既展现了石塘人的聪明才智,也给渔村的生活增添更多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工匠们用可贵的沉稳和专注,孜孜不倦地继承、发扬着石塘非遗文化。

祭祀仪式热烈、祥和

石塘七夕习俗传承以家庭为单位,举行特定祭祀仪式。祭祀仪式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持续到七月初七,前六天的每天清晨,点七支香,祭拜七娘妈,但不设供桌。直到七月初七清晨选择涨潮时间(石塘闽南籍后裔渔民称“流东水”),才在自家门口摆设香台供桌。供桌必须是横着摆放,即按桌板的顺纹确定摆放方向。

祭品主体为七娘妈座、彩亭或彩轿,还有三牲仔(闽南语音)、四福食、时令水果等供品。所谓“三牲仔”,以鸡、鱼、猪肉为主(鸡或鸡蛋、鱼鲞或墨鱼干、刀肉或猪肝,各选其一)。若用鸡蛋,必须要沾点盐花,同时要在三牲上涂点“洋红”或用小块红纸贴着,设馔备醴以祭祀,图个喜庆吉利。16虚岁做最后一次七月七时,雄鸡是必不可少的,且有一定的摆法,喻示孩子长大成人,从此展翅高飞。供桌上还有糖龟(闽南语音“粿”)、索面、粽子、时令水果等,并标配有七杯酒、七种鲜花、七种颜色的彩线,两碗洒上红糖的糯米水圆,供品缺一不可,寓意甜甜蜜蜜,圆圆满满。

七月七的祭祀活动由家里的女性长辈主持,祭祀要上三道香,每道香时隔十至十五分钟左右,“一拜平安吉祥,二拜健康成长,三拜聪明成才……”敬香完毕后,将主祭品七娘妈座、彩亭或彩轿从供桌上取下来揖拜,再扯下彩亭上的部分戏曲人偶送给孩子们把玩,然后将彩亭等主祭品放在铁镬中焚化,袅袅清烟中升腾起渔村节日的喜庆和祝福。

箬山已故乡贤黄昭隆先生曾作《七夕偶成》七言绝句:“年年乞巧弄穿针,闽俗偏教制彩亭。此日儿童大喜事,家家设宴闹盈盈。”渔村的七夕节,场面壮观、热烈、祥和,开卷展示的是一轴民俗风情图。石塘渔民凭借着一如既往的悉心守护,将七夕文化深深融入血脉中。

北宋七夕风尚的遗存和滥觞

据记载,北宋时期,西域摩睺罗六岁出家成佛的故事在京城开封广为流行。摩睺罗的成才正好迎合了北宋时父母对儿童的期望,成了人们培育杰出人才的理想楷模,人人争相顶礼膜拜,而石塘七夕习俗的主题含义与摩睺罗的成才故事正相吻合。

千百年来,随着时光的流逝,摩睺罗佛经的信仰光环逐步褪去,变为纯粹的玩偶,中国固有的传说戏剧人物取代了它的形象,成了今天石塘七夕小人节的独特景观。

巧合的是,石塘七夕彩亭上的人偶头像模具与宋时邢台魔诃罗(梵文的中译名不同)制作形式极其相似。宋时邢台艺人所制造的魔诃罗模具,即邢台人俗称为模壳者,大多接近于圆雕,模痕很深,为了取模方便,其关键部位多留有粗细不一的针孔,然后用小竹签插入头部细心挑出,颈部挂出部分再处理一下即可,这样印出来的泥偶五官清晰生动。这些源远流长的传统技艺,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却在石塘渔村相沿成俗,百年不衰,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力与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勤建教授随中日浙江沿海民俗志考察团走访石塘箬山后,在《当代七月七“小人节”的祭拜特色和源流》一文中记载:这一宋代民众爱情生活文化的“活化石”,历经千年而在偏远的渔村得以保存,并由对男女浪漫情感的朝圣,转向对爱情的结晶,再到对小孩未来的美好冀望,对于人们认识节俗文化生命的衍化,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传播和建设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石塘七夕习俗,数百年传承,历久弥新,作为民间乞巧文化的“活化石”,作为渔村代代相传的民俗记忆,它倔强地记载着石塘渔村的数百载文化与历史,成为中国七夕文化中一道亮丽的民族节日盛宴。

祈巧、祈福、祈爱——石塘小人节,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湮没,依然散发着其悠远而独特的魅力,充满着对美满家庭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逐。

关键词: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v 七夕,在东海渔村温岭石塘却被称为“小人节” 2023-08-22
v “仪式感”加温节日消费!七夕花礼迎来预订潮 2023-08-22
v 七夕“牛郎”“织女”相会,这份广州观测指南请收好! 2023-08-22
v 工信部公布2023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 福建五家企业入选 2023-08-22
v 安徽马鞍山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原四级调研员汪斌接受审查调查 2023-08-22
v 石河子大学黑龙江录取分数线 石河子大学黑龙江招生人数多少 2023-08-22
v 浙江天台县三合镇:全民趣迎亚运 精彩活动不停 2023-08-22
v 500强申报入口 2023-08-22
v 热带农业农村遥感应用中心揭牌成立 2023-08-22
v 西北狼是谁组建的?(西北狼是谁) 2023-08-22
v 思南:又是一年好“丰”景 丰收节里享丰收 2023-08-22
v 北京:严禁使用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处方 2023-08-22
v 证监会推进活跃资本市场 提振投资者信心相关措施落地 2023-08-22
v 特朗普将就总统选举案自首 2023-08-22
v 成都车展开启“魔盒”,江铃大道凭实力与用户共赴热爱! 2023-08-22
v 中银证券给予兴森科技增持评级 加码研发深化内功 引战投助力IC载板 2023-08-22
v 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 | 《大岗山》 2023-08-22
v 北京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暑汛期农贸市场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专项行动 2023-08-22
v 赵长城:忽视吃饭 就是忽视人生 2023-08-22
v 河南商水县:党建让西瓜产业更“甜蜜” 2023-08-22
v 安徽天长市:“家门口党校”为乡村干部充电蓄能 2023-08-22
v 江西安远县凤山乡:党建带社建助“一村一品”串点成线 2023-08-22
v 华少主持《好声音》12季,评论区沦陷,网友怒骂:算什么男人 2023-08-22
v 嘉银金科二季度净利润3.26亿 同比增长28.6% 2023-08-22
v 对话A股成长力丨天娱数科董事长徐德伟:C端陪伴为下阶段数字人业务重点 2023-08-22
v 昆仑万维8月22日快速反弹 2023-08-22
v 安徽开出首张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生产主体责任罚单 2023-08-22
v 大江大河水情总体平稳 西北旱情可能持续发展 2023-08-22
v 水利部:防御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3-08-22
v 2023年乡村教育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2023-08-22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