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8月13日-14日,国家牧草产业体系技术交流会暨榆阳区第二届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近百位专家探讨交流牧草产业前沿科技成果,观摩了榆阳区牧草生产、加工、制种等各环节情况,并对榆阳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榆林市榆阳区北接毛乌素沙漠,南有黄土丘陵沟壑区,2019年前,榆阳草产业长期处于“小、散、弱”状态,饲草种植规模小、产业散、技术弱,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牛、羊等草食家畜发展需求。针对这一发展瓶颈,2019年,榆阳区出台了《加快发展优质饲草产业的实施意见》,将优质饲草产业确定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并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了草业科技合作协议,以科技推动全区饲草产业发展。
如今,巴拉素镇新庙滩村集中连片的900多亩盐碱“草皮滩”摇身一变成为生态、生产兼顾的紫花苜蓿种植区,减轻了草地的盐碱化,提升了草原自我修复能力。据测算,今年该区域种植的紫花苜蓿可实现三茬刈割,亩可产干草800公斤左右,可直接带动村集体增收150万元以上。
为全力推动饲草产业发展,榆阳区采取“2311”的方式,对“两草三队一库一灌”进行补贴,同时将土地聚零为整,在集中连片地区发展规模化、机械化饲草生产。榆阳区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开展优质饲草引种试验,先后引进试种青贮玉米、紫花苜蓿新品种41个,筛选出适合榆阳种植的“大京九26”等10个高产优质青贮玉米品种、“甘农9号”等8个高产优质苜蓿品种。“我们村种了1380亩高产优质苜蓿,今年迎来盛产期,每亩能增收2500元左右,比以前种草收益高了不少呢。”补浪河乡补浪河村党支部书记席玉喜高兴地说。
试种“冬黑麦+青贮玉米”的金鸡滩镇飞霞肉牛养殖合作社负责人薛亮飞说到这个种植新模式,可谓赞不绝口。据他介绍,去年9月播种的冬黑麦,今年5月底收获时就能每亩收干草500多公斤,每亩增收500-600元。收获后马上种早熟青贮玉米,9月初再收青贮玉米。“跟原来相比,一块地不仅多种一季草多一倍收益,还阻止了土地沙化,改善了环境。”薛亮飞说。
目前,榆阳区高产优质苜蓿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其他饲草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种草农户每亩草稳定收入1500-2800元,优质饲草产业已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试验推广适宜榆阳本地的饲草品种和种植模式,还将加强饲草生产全链条指导,助力榆阳打造‘中国草业明珠’,推动榆阳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英俊说。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