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原名“燕”,是真的吗?认知被考古发现改写,“战国七杰”之一的燕国两千多年写错国名?
司马迁列出了夏商帝王的世系,却无法列出燕国君主的世系。在《燕召公世家》中有过记载,据说在周武王伐纣之后,封召公于北燕。但在之后的200年以内,却只有零星的记载,无法进行统一的还原历史,司马迁虽然列出了燕君釐侯和顷侯这两个人,但他们却也无详细说明,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总之,在燕国这立国的数百年中竟有200年的空白期,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资料。
更加诡异的是,长久以来,人们并没有看到西周早期青铜器上刻有“燕”字,但刻有齐、鲁等文字的青铜器却屡见不鲜。
(资料图片)
基于这两个不寻常的现象,人们很难不怀疑燕国的真实性,甚至有学者直言周之初并无燕国。也有人认为燕国之前就是狄戎,为了融入华夏这块净土,认了召公为祖。像这样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像春秋时期的吴国,泰太伯去吴建立吴国的说法是不可信的,因为陕西到吴国有千里之遥,泰太伯去吴是值得商榷的……
随着上个世纪,北京琉璃河遗址的发现和发掘,燕国问题才真正得到解决。1940年代,在北京房山琉璃河地区发现了西周遗址,但当时国家还没有精力去发掘,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发掘才慢慢开始深入。
人们在考古中发现一铜鼎,铭文中写有:匽侯令(命)堇饴(颐)大保于宗周。庚申,大保赏堇贝,用乍(作)大子癸宝 。
笼统的说就是匽侯与大保的关系,铭文上并没有说清楚,所以金鼎并没有当真解开这个谜团。直到80年代,琉璃河遗址又发现了另一件青铜器,才揭开了燕国起源的真相。
上刻有王曰:“太保(即大保,即召公奭)唯乃明乃心,享于乃辟。余大封乃享,令命克侯于匽。使羌、页、虘、驭、微。与御敞。”
也就是周武王对昭公时说:“你立下了大功,赐你土地享受。我把侯、羌、页、虘等地给你,你就在这建国好了。”
通过青铜的铭文与史书相印证,充分说明燕国确实是周初周武王赐给召公的封国,只是在之前传世的青铜之上写着“匽(偃)国”而已。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燕国的原名是匽国(偃),为什么史书上要写成“燕”呢?
其实,“匽国”之所以被称为“燕国”,可能与燕、匽、幽三个字的演变有关。
甲骨文中的燕字是一个非常逼真的燕子形象,但乍一看有点像匽字。
如果是这样的话,“匽”到“燕”的变化可能是由于新旧字的书写风格不同,但何时以及为何发生变化仍然是个谜。
唐代张守杰作《史记·义传》说:“武王开燕、冀二国,因燕山冀丘而得名。”他引《阔帝志》云:“燕山在幽州渔阳县东南六十里。”他还引述徐才宗《国都城志》说:“周武王封昭公于燕,其地在燕山荒野,旧地名燕”。
可以想象,如果“燕”字是由“偃”、“匽”字发展而来,那么“匽山”、“偃山”应该是最早的写法。
如果是这样的话,“燕国”、“匽国”、“偃国”这三个词语完全相似,只是新字和旧字的写法不同而已。史书把“匽国”、“偃国”写成“燕国”,也就不足为奇。
但目前没有史料证明燕山曾被写为“匽山”、“偃山”或“燕山”。
那么历史学家为什么把“匽国”、“偃国”写成“燕国”,还有待历史学家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