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而“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各地关于七夕的习俗也也各不相同。
1、杭州:七夕赛巧
【资料图】
坎山镇有个千年古寺地藏寺,许多当地百姓在七夕之夜都自发地来到地藏寺宿山祈愿,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坎山百姓过七夕的另一内涵则是“七夕赛巧”文化。
祭星乞巧——在庭院中放一根巧杆,上面挂着花边,八仙桌上也放着精美的花边,桌子中间摆放着时令水果——“藕断丝连”的莲藕、“甜甜蜜蜜”的方柿、“多子多福”的石榴、“巧果如心”的水菱和一碗清水。乞巧结束后便是女孩们的“赛巧”活动。穿针引线,挑织花边,姑娘少妇现场比试,其乐融融。
2、金华:杀公鸡
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初七要杀一只公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便能永远不分开。
七夕这天,农家少女会取黄荆柴及乌桕叶捣汁洗发,让一头秀发乌黑发亮,美若仙女;家中女子于七七之夜,设香案陈列瓜果糕点于庭院,遥拜七仙女,向其乞巧。女孩们会静卧葡萄架或梧桐树下,听牛郎织女窃窃私语;姑娘们还会用指甲花涂染指甲,打扮窈窕。
3、衢州:冲洗净身
每年七夕,柯城区九华乡关溪村村民会敲锣打鼓、放鞭炮、抬佛,热闹地举行庆祝活动。当天,村民都要用水冲洗自己身体,以求净身,意思是:消灾、万事平安。关溪村七月七民俗庙会始于明代,这一民俗一直延续了几百年,周边村民每逢此时,也会来关溪村参加民俗活动。
4、台州:石塘小人节
在温岭石塘镇的石塘、箬山一带,七夕节被称为“石塘小人节”,长辈在七夕当日向七娘妈(织女)为未满16岁的孩子祈愿。三百多年前,石塘、箬山一带的居民从福建迁入,将当时在闽南盛行的七夕供奉玩偶的习俗也带到了这一地区,这一习俗至今仍被民众完好保留。
5、宁波:槿叶洗头
每逢七夕,宁波民间有妇女拜织女、乞巧、对月穿针、槿叶洗头、听悄悄话、印巧果等习俗,宁波各地方志均有相关记载。明代嘉靖《鄞县志》:“七夕妇女陈瓜果乞巧。”明嘉靖《镇海县志》:“七夕妇女用槿叶汁燂(温水)汤梳栉,庭院陈瓜果乞巧。”清代雍正《慈溪县志》:“七夕妇女陈瓜果乞巧。”清代康熙《象山县志》:“七夕妇女陈瓜果乞巧”等。
6、温州:送巧食
每逢七夕,古时候温州民家女子便在庭院中陈列各种瓜果、糕饼,面对天穹穿针引线,向织女乞求智巧,曰“乞巧”。民间还有七夕吃“巧食”习俗。“巧食”系米粉拌红糖、蘸芝麻制成,有舌形、指形等。人们是夜把“巧食”抛在瓦背上,酬谢喜鹊搭桥之功,并望多给人间报喜。
而吃麻巧和红豆饼的习俗流传到了现在。爷爷奶奶们会把亲手做的“巧食(麻巧)”送给孙儿孙女们,并特意把巧食做成手指状,祝愿孩子们长大都有一双巧手。过去,温州人凡在这一天出生的,也会给取一个带“巧”的名字,比如男娃叫“阿巧”、“巧弟”,女娃叫“巧姐”、“巧妹”等。
7、嘉兴:七夕香桥会
在嘉兴,每年七夕,人们都会赶来参加七夕香桥会,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搭成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并在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在祭祀牛郎织女后,便将香桥焚化,象征着二人已经走过香桥,欢喜相会。
嘉善农村用西瓜祭牛郎织女,用脸盆接露水,谓露水为牛郎织女眼泪,抹眼和手,可使人眼目清亮,心灵手巧。
8、丽水:缙云张山寨七七会
缙云县“张山寨七七会”始于明朝万历初年,是每年农历七夕都会举办的民间信俗活动,在2011年更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求婚姻美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事业有成,每年七月初七,人们都要到这里举行规模盛大的迎神表演活动。庙会大致流程为:设立“案坛”、上寨迎轿、巡游祈福、献戏、山寨守夜、会案表演、祭拜归位等。
在七夕节这个浪漫的日子里,人们怀着美好的祝福和期待,共同传承并演绎着这个古老而又歌颂爱情的节日。随着时间的推移,七夕节习俗也在不断地演进和创新,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这个节日的魅力与意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