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中国传统礼节中,祝寿礼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长寿自古便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和精神追求,我国古代的“五福”,即福、禄、寿、喜、财五种人生追求,其中便有“寿为先”的说法,足见古人对“寿”的重视。
中华民族的孝道观念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孝道”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每逢家里有长辈过寿,便要精心准备一份祝寿礼,这是传递祝福的重要方式,也是尊重长辈的表现。
杭州民间认为人的十九岁、三十六岁、六十六岁是人一生中三大难关。杭谚称:“活到六十六阎王要吃肉。”六十六寿辰前一日,必须由女儿或媳妇、侄女烧六十八块精猪肉,切成丁块,用酱油蒸熟:待寿辰之日,一块敬天,一块敬地,其余的六十六块敬父或母。
杭州民间做寿前夕,寿家预先分发寿帖通知亲友,邀请五族三代亲友皆来庆贺。旧时做寿十分隆重家中大厅铺设寿堂,寿堂正中悬挂红底金边的“寿”字,两边高挂寿联。
寿诞礼俗的饮食文化也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寿桃是我国寿庆活动中典型的祝寿物品之一,是用面粉裹在豆沙馅外制成的桃形糕点,现在有些家庭也会用寿桃形状的蛋糕来代替。
长寿面也是祝颂长寿的食物。旧时杭人家中设宴,在别室花厅等处摆设面碟,邀请宾客皆来吃面,名曰“走马面”。面条出锅时不能挑断越长越好,象征“年有长头,人能长寿”。
按照绍兴风俗,一般按虚龄计岁。五十岁起均由儿孙于寿诞之日祀神祭祖,操办寿酒。生辰之日称“正寿”,寿宴由儿孙承办,称为“桃筋”。觞为酒器,“桃觞”之谓大约就是寿诞举觞称贺的意思。正寿的前一天,称“暖寿”,由出嫁的女儿负责筹办。庆寿诞在一年之内可提前做,但过了生日,则不能祝寿。
临近寿诞日,一般由儿孙出面邀请亲戚好友来喝寿酒。喝寿酒之日,一般都要送寿礼。在嵘州、新昌等地,多在生辰当年正初就送寿礼。寿庆礼物,都冠以“寿”字,如寿烛、寿面、寿酒、寿嶂、寿轴、寿联、寿画、寿屏、寿糕、寿馒头、寿桃等,且均用红纸剪出“寿”字,放在寿礼和祝寿用的器皿上。其中寿桃是必不可少的寿礼,但如不在产桃的时节,可用米粉做替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祝寿礼这一古老风俗虽存,但在形式和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变化。人们一般不再祀神祭祖,更省简了寿庆之日繁琐礼节。一般在寿诞日置办酒席祝寿,小辈赠送寿礼即可。
(供图单位:浙江有礼-我的匠人朋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