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江南女子如何过节?

2023-08-22 17:53:34     来源:中国网     编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是唐代诗人徐凝的《七夕》诗。农历七月七日夜,称“七夕”,相传牛郎织女这天相会于银河鹊桥。民间称这一天为“乞巧节”,这是一个专门为女孩子们安排的节日。


(资料图片)

七夕节习俗丰富,且由来已久。七夕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可见,七夕节的热闹似乎与春节有的一拼。

在嘉兴桐乡,七月七当天,女孩子们要起一个大早,用沾着露水的凤仙花瓣把指甲染得绯红,同时还会采来一把槿树叶,揉碎泡水用来洗头发。当地老一辈人口口相传,据说槿树叶洗过的头发乌黑发亮,不会生虱子。

晚上,当一弯上弦月挂上树梢,约伴相聚的女孩们一起向心灵手巧的织女祈祷,借着月光,穿针引线,比赛谁穿得快,也有比数星星谁数得多的,是谓“乞巧”。还有一种乞巧的活动,就是在七夕的前一天。备好雨水和井水,各半羼好在一个水碗里,露一夜,七夕这天晒半天,到了中午日头居中,女孩们将绣花针,也有折新竹扫帚细梢代针,轻轻放到碗中,让它浮在水面上。此时大家争看针(细竹悄)在水底的影子,细花藻形,形状巧妙者认为“乞得巧”,如果针影粗直简单,就是“乞得拙”。女孩子们平常难得相聚,七夕这样的游戏使大家都特别快活。

尤其在桐乡濮院镇上,七月七的节目更为丰富。濮院盛产濮绸,镇上许多风俗与丝绸生产有关,乞巧节这一天,女孩子们有请杼神、汰巧头、吃巧果的习俗。

汰巧头。农历七月初七,濮院镇上的姑娘家都会一早起来洗澡汰头发,称“汰巧头”。旧时小镇平民百姓用不起香水肥皂,姑娘家就到野外捋一大把槿树叶回家,在脸盆里打好温水,把槿树叶放到里头搓揉取汁用来洗澡沐浴汰头发。槿树叶搓出的汁水清香且杀虫,汰头之后头发乌黑发亮,再换一身绸衣绸裤,光光鲜鲜结伴上街去买时鲜水果以备夜晚请杼神。

请杼神。清时濮院文士沈廷瑞《东畲杂记》记濮:“七月初七祭杼神,谓为机神生日。”女孩子们香汤沐浴槿叶洗头之后,换上鲜亮的绸衣绸裙,结伴上街,买李子、水蜜桃、大福果等时鲜水果,晚饭后在天井里摆好,在月亮光下祭请杼神即织女,祈求她传授机织之巧。

吃巧果。《濮院镇志》记载:“七月初七为七夕,妇女竞买西瓜、菱、藕。悬庭中,经夜有蛛网萦之,谓之得巧,用以饲小儿女。”

当地的女子认为,汰过巧头、吃过巧果,巧生腹中,织绸会又快又好。宋朝诗人杨朴有诗: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而正是由于濮院女子的心灵手巧,才撑起了这个“日出万匹绸”,被誉为“嘉禾一巨镇”的濮院。

关于七夕节的传说的也极具故事性。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但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这个优美的神话故事,来源与南北朝时梁朝殷芸的小说,七夕节也就逐渐被视为了中国的情侣节。有些老人们还会说:“在七夕节那天,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走到葡萄藤下,还能听见牛郎织女的窃窃私语呢!”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在浩瀚的银河两岸,一边是牛郎星,一边是织女星。他们隔河相望,脉脉含情。古人把牛郎星、织女星作为指向方位的星宿,他们相隔无边的银河如何相会?人们发挥了充分的想象,于是七月初七牛郎织女星渡银河、踏鹊桥来相会的故事就丰富了起来。

而在桐乡,七夕乞巧的由来,流传于另一个民间故事传说。

很久以前,濮院镇上有一个名叫善花的姑娘。她是机户世家之女,父母早故,伴随年迈的祖母和一个痴呆的弟弟过活。虽然善花有一双织绸的巧手。但因家境贫寒,缺机少本,只能靠帮工代织勉强维持一家三口生活。善花一心扑在机杼上,成了镇上数一数二的织绸巧手。但她并不满足,常在空闲时眺望天上的云霞,心想:“我要是能有织女那样的本领就好了。”

有一年七月初七那天,善花用积攒下来的钱买回了十多种时令鲜果,化了整整一天时间,用各色鲜果加工搭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图。傍晚,她把果图放在天井里的祭台上,点燃了一炷香,默默地祈祷:“织女神啊,庇佑我织得好绸,早日挣得一台自己的织机,攒下钱来为弟弟治病。”善花祷告完毕,因连日辛劳,十分疲倦,便倚着祭台睡着了。

朦胧中,她看见祭台中的织女活动起来,袅袅婷婷地从鹊桥上走了下来,亲亲热热地拉着善花姑娘的手说:“善花妹妹呀,上天赐给你一双勤劳的巧手,让姐姐来帮你实现自己的心愿吧!”说着,织女用手一指,一台精巧的织机,出现在面前。接着,她又把手中的一支梭子递给善花,手把手地教善花织那些只有天上才有的花样。不知不觉地东方发白天快亮了,姐妹俩情深意笃,依依借别。

突然“哐当”一声,把善花从梦中惊醒,原来是她那痴呆的弟弟,早晨起床后从祭盘里抓果子吃,把盘子打翻在地。他见姐姐被惊醒,急忙溜走了。善花人虽然醒了,但一颗心还沉浸在梦中。她想,若梦中的一切要是真的,那该多好啊!一边想一边起身走进屋里去准备早饭。她踏进屋里一看,不觉惊呆了,只见一台簇新的绸机安放在原先空荡荡的屋子里。织机上一支油光锃亮的梭子正连着锦丝和一匹刚织成的绸缎,仔细一看,这匹锦缎上的十多个花样,分明是刚才梦中见到过的。

善花虔诚祈祷感动织女下凡传艺的事很快传遍了全镇,人们纷纷前来道喜。善花热情地接待她们,还毫无保留地把织女传授的机杼之巧全数教给姐妹们。更令人惊奇的是,善花的弟弟自从吃了祭果后,象换了一个人似的,痴病竟不治而愈,后来也成了一名巧机司。善花自己当然也获得了美满的婚姻。

由于织女下界传技,镇上的织绸业更加兴旺起来。七月七日用鲜果祭祀杼神,也就成了绸乡的一种风俗。

姑娘们乞巧的偶像就是织女。“穿针乞巧”从表面来看,是女性祈求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从核心来看,乞巧的最终目的是祈愿织女护佑自己能够得到爱情和婚姻。

七夕节作为中国的传统佳节,其独特的节日氛围,既有浪漫,也有热闹,在鹊们搭成的桥上相会,形式上有足够的浪漫;在满天繁星的夜空相见,气氛上有足够的朦胧;在热热闹闹的街市烟火,内容上有足够的喜庆。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延续至今的七夕节寄托着女孩们的期盼,但愿“巧手和爱情”双丰收的美好愿望,亘古不变。

关键词: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v 七夕,江南女子如何过节? 2023-08-22
v “我们为什么要刊登爱情” 2023-08-22
v 七夕,在东海渔村温岭石塘却被称为“小人节” 2023-08-22
v “仪式感”加温节日消费!七夕花礼迎来预订潮 2023-08-22
v 七夕“牛郎”“织女”相会,这份广州观测指南请收好! 2023-08-22
v 工信部公布2023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 福建五家企业入选 2023-08-22
v 安徽马鞍山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原四级调研员汪斌接受审查调查 2023-08-22
v 石河子大学黑龙江录取分数线 石河子大学黑龙江招生人数多少 2023-08-22
v 浙江天台县三合镇:全民趣迎亚运 精彩活动不停 2023-08-22
v 500强申报入口 2023-08-22
v 热带农业农村遥感应用中心揭牌成立 2023-08-22
v 西北狼是谁组建的?(西北狼是谁) 2023-08-22
v 思南:又是一年好“丰”景 丰收节里享丰收 2023-08-22
v 北京:严禁使用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处方 2023-08-22
v 证监会推进活跃资本市场 提振投资者信心相关措施落地 2023-08-22
v 特朗普将就总统选举案自首 2023-08-22
v 成都车展开启“魔盒”,江铃大道凭实力与用户共赴热爱! 2023-08-22
v 中银证券给予兴森科技增持评级 加码研发深化内功 引战投助力IC载板 2023-08-22
v 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 | 《大岗山》 2023-08-22
v 北京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暑汛期农贸市场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专项行动 2023-08-22
v 赵长城:忽视吃饭 就是忽视人生 2023-08-22
v 河南商水县:党建让西瓜产业更“甜蜜” 2023-08-22
v 安徽天长市:“家门口党校”为乡村干部充电蓄能 2023-08-22
v 江西安远县凤山乡:党建带社建助“一村一品”串点成线 2023-08-22
v 华少主持《好声音》12季,评论区沦陷,网友怒骂:算什么男人 2023-08-22
v 嘉银金科二季度净利润3.26亿 同比增长28.6% 2023-08-22
v 对话A股成长力丨天娱数科董事长徐德伟:C端陪伴为下阶段数字人业务重点 2023-08-22
v 昆仑万维8月22日快速反弹 2023-08-22
v 安徽开出首张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生产主体责任罚单 2023-08-22
v 大江大河水情总体平稳 西北旱情可能持续发展 2023-08-22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