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偏远的湖南湘西,很多传统苗歌无人挖掘传承,濒临失传,很多美景和古村落也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境况。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家乡的迫切感,驱使着四个小伙子从全国各地,义无反顾返回家乡组建乐队。
这支乐队名叫“苗人三蛮”,成员全部来自湘西大山,他们的家都在远离城镇的苗族村寨里。作为能歌善舞的苗族青年,虽然从未受过任何专业训练,但他们对音乐和家乡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
因为“骨子里的热爱” 回乡组建乐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眼前的这支乐队叫“苗人三蛮”,四名成员全部来自湘西苗寨,两个90后,两个95后。
此前,他们四散各地,常年在广东和浙江等地打工。鼓手石吉昌做过水电工,主唱龙岩华做过厨师,主唱、吉他手吴金伍做过工人,贝斯手龙和坤送过快递和外卖,四个人都没有受过专业音乐训练。
2016年,四个年轻人决定返乡组建乐队,做和家乡有关的原创音乐。由于不懂互联网,缺乏推广渠道,他们的知名度始终打不开。加上生存压力,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只能奔波于婚庆演出和酒吧赶场,勉强糊口。仅一年多,乐队便不得不解散了。
带着满满的不甘与难舍,乐队成员又回归到忙碌而平凡的打工生活中,奔波于全国各地。他们做原创音乐的初心和梦想一直没有变过,只要有时间,他们琢磨的还是音乐。
从解散到重组 坚持原创传承苗歌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很多民间艺人找到了新出路,原创民谣、传统戏曲等优质内容通过网络直播,打破地域限制,收获了大量观众。
做水电工的石吉昌也观察到了这个风向,打工之余,他运营自己的社交账号,靠着每天下班后在街头直播唱歌,不但认识了很多喜欢音乐的朋友,还多了一份额外收入,这让他再次燃起了重组乐队的冲动。
但此时距离上次乐队解散已经过去了五年,这期间,除了石吉昌,其余三人都已结婚生子。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其余三人陆续接到了石吉昌打去的电话。
此时,距离上次乐队解散已经过去五年。这次,除了重组乐队,他们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挖掘传统苗歌,把它们融入原创音乐中,在做出自己特色的同时,也能将濒临失传的苗歌传承下去。
2022年9月,他们再次组建乐队,起名“苗人三蛮”,意为他们是生长在大山深处的苗族人,要把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的底色保持好。为了安心创作,他们在距离凤凰古城30多公里的一个小山村里,租下了一座院落。
鉴于第一次组建乐队时缺少网络推广,这次他们专门注册了社交账号,还将一些创作花絮和生活片段拍成视频发布。当地一名村民,同时也是他们的朋友,主动请缨免费帮忙拍摄。
2022年12月5日,他们重组后的第一首原创歌曲《喊山》在网上火了,这首歌呈现了他们对大山的复杂情感,他们用真挚热烈的语言,引发很多人共鸣。歌曲发布当天,他们社交账号的粉丝迅速破万,留言点赞不断。
希望用歌声让更多人了解苗族文化
《喊山》的爆火算是帮“苗人三蛮”打开了局面,很多人通过这首歌开始主动去了解他们。在这首歌的带动下,他们其他的原创作品也纷纷出圈,积累了很多粉丝。
与此同时,很多唱片公司也关注到了他们,纷纷抛来橄榄枝,想要出高价购买他们的音乐版权,乃至直接同他们签约。从未见过这种架势的“苗人三蛮”刚开始也陷入了迷茫,他们一度不知道该作何选择。
但经过深思熟虑后,他们最终婉言谢绝了外界的邀约,坚持独立自主做音乐,他们想通过歌声,让更多人爱上苗山风光,了解苗族文化,同时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来,一起让家乡变得更美。
拒绝掉高价版权和商业签约后,大家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农忙时,还要回家务农。不过,有空时可以做自己喜欢的音乐,利用自己的歌声宣传家乡的美景和传统建筑,依然是乐队最快乐的事情。
闲暇时,“苗人三蛮”会经常走村串巷,四处采风,寻找濒临失传的苗歌。很多农村集市上,也时常能看到他们路演的身影。
他们还积极推广传统文化,去学校里教授孩子们唱苗歌,让他们从歌曲里感受家乡的美好。
写生活、唱生活,苗寨的人、山水花草、民族风俗等都是“苗人三蛮”的创作素材。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他们创作出了《阿妈》《阿三赶场记》《四面环山》《大明》等十多首原创歌曲。他们的舞台也遍布全国各地,在大大小小的舞台歌唱家乡、推介家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