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有效激活经济发展动力,提升成都市国际化营商环境,日前,成都市社科联(院)联合成都市金沙智库研究会、成都市社科院成都研究院,组织召开成都社科界“提升成都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题研讨会,成都市网络理政办、市委政研室、市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四川城市调查总队、西财智库、成都市经研院等多名专家参与会议。会议由成都市社科院副院长李好、成都研究院副院长廖茂林致辞,成都市社科院副院长熊平主持。与会专家发挥各自专长,围绕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政企联动、法治化建设、人文融入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讨。
成都市社科院副院长李好在致辞中指出,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成都应聚焦改革集成,加强营商环境与要素市场化改革联动,共同服务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聚焦优势领域,打造特色产业营商环境,通过产业“建圈强链”厚植企业竞争力,做强成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物质支撑;聚焦企业服务,加快完善覆盖重点企业及中小微企业的企业服务体系,建立企业满意度动态监测机制,以营商环境政策的稳定性对冲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切实让企业把心放在肚子里,把劲用在发展上。
(资料图片)
成都研究院副院长廖茂林对与会领导、专家、参会代表表示由衷的感谢,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进一步激发全市社科工作者创新思维、交流切磋,共同为成都营商环境6.0版政策措施的出台建好言献好策。
成都市网络理政办副主任赵仕品总结了成都市在推进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面的具体做法与取得成效,提出要对照世行新的评价指标体系,持续完善我市的营商环境政策供给和评价体系,从优化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以数字赋能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分行业分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等维度推进我市营商环境建设。
成都市发改委体改处处长黄强介绍,自2019年以来,成都市发改委聚焦营商环境建设,积极探索构建有温度常态化的政企联动机制,组建了成都市发改委经济体制改革智库,通过定期举行“企业家交流日”,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搭建起政策宣传解读、问题收集反馈、信息交流沟通的多方平台,努力为各类企业排忧解困,并为提升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精准性、科学性、系统性和权威性,作出了积极贡献。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二级巡视员李永才认为,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要进一步深化政务改革,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完善企业服务工作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方法。聚焦科技创新,围绕布局新赛道、发展新领域、培育新动能,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聚焦产业生态圈,围绕国际供应链强产业链补价值链、围绕龙头企业引导人才资本创新创业、围绕目标企业聚集政策梯度培育、围绕城市机会清单策划引导应用场景。
成都市委政研室改革督察处处长刘贤勇建议从创新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强企业贷款融资支持、优化企业政务服务水平、健全完善促进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机制、探索促进民营经济地方立法、探索制定企业合规地方标准、深化成都市包容审慎监管实践探索、建立清单化政商沟通机制、大力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全过程管理机制等十个方面支持壮大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专项调查处处长李中江认为成都需要统筹、持续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和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一方面是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揽,全面提升城市环境,把创建活动的成效真正体现到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上。另一方面是整合主管部门职能、队伍、政策、资源、服务,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切实构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努力打造创业就业人员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共同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汤继强教授从人文经济学、数字化支撑、全民参与三个维度对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进行了解读,认为提升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不仅要从政府的视角出发,还需要充分发挥成都的历史文化底蕴,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人文与经济深度融合、科技与人文多层耦合,让全民参与到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人文氛围中,共建成都从容、淡定、积淀、包容的独特国际化营商环境。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营商环境研究所所长董亮建议借鉴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的思路,将稳定政策、增长政策和结构政策纳入营商环境政策统一框架,明确各类政策举措切入点与核心抓手,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形成统一合力,将稳定、公平、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更好落实在政策层面。
最后,成都市社科副院长熊平指出,此次研讨会各位专家学者针对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点问题共同出谋划策,让社科界的各位同仁深受启发。未来成都市社科(联)院将持续做好智库学术沙龙,通过智库纽带,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让社科界形成合力和向心力,整体提升成都社科知名度。
关键词: